客服电话
0731-89713298
详情

详情

微课堂

美联储加息能遏制通胀吗? -澳门pg电子游戏

发表时间:2022-07-06 15:52作者:萧克平
自从今年的俄乌冲突以来,美西方国家在这几个月面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上个月美联储会议通过决议,加息75个点。但做出如此重大的加息幅度后,持续多个月的通胀能够真正缓解吗?这些加息政策对世界经济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本周微课堂,我们有请金行家合伙人萧克平老师,为大家介绍此次美联储加息所带来的预期效果以及对世界的后续影响,敬请期待!


1. 通胀的类型与成因

通货膨胀,一个听起来很吓人的经济学词汇,财经学者经常谈论这个问题,一说就是“通胀猛于虎”。各国央行也非常关注这个问题,一般都会把通胀率控制在温和的水平当作货币政策的目标。老百姓自然也都听得多了,都知道通货膨胀简单来说就是物价上涨的意思。

“通货”其实指的是货币,也就是常说的钱,经济学上把货币称之为一般等价物,也就是说货币也是一种货物,但它是特殊的货物,是在每次交易中都会用来作为交易对价的货物,所以把货币称之为通用货物,即通货。

所谓通货膨胀,就是指货币突然间太多了,那当然钱多了钱就不值钱了。钱不值钱,也就是指物价上涨了,同样多的钱买不到原来那么多的商品了,俗话说的“钱毛了”。

那么,通货膨胀都有怎样的分类与成因呢?

简单的看都是物价上涨,但不同的情况下,其成因也大有不同。


1.1 成本推进型通胀

这种通胀一般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价格上涨或者土地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抬高,从而推高物价。在社会治理较好的情况下,劳动力价格和土地价格的上涨往往是一个长期并温和的过程,所以,成本推进型通胀更多的时候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

推高原材料价格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天灾的影响,原材料产地如发生火山爆发、地震、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原材料产出就会受到影响,一般多见为对农产品的冲击。又比如战争的冲击,原材料产地如爆发战争或严重的社会骚乱,或是因战争导致被制裁,原材料卖不出来,那么,原材料供应就会减少,价格自然会大涨。还比如一些偶发性因素导致的某个重要的工厂失火、爆发、倒塌之类的事故,会直接冲击工业品的产出,也可能导致所生产的工业品价格大涨,如果该工业品刚好处于整个产业链的卡脖子环节,那这个影响还可能冲击到上下游的关联产品。

简而言之,成本推进型通胀往往源自于供给侧出问题而导致的供给不足,从而推高生产成本,导致物价上涨。


1.2 需求拉动型通胀

需求拉动型通胀是指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量超过商品和劳务的总供给量所造成的过剩需求拉动了物价的普遍上升。简单地说,需求侧变大了,供给还没跟上,那物价自然要上涨。

在经济运行良好的时期,温和的需求拉动型通胀是十分常见的。受惠于工业化进程所带来的社会总财富增长,社会总需求往往会随之扩张,需求扩张又会进一步刺激工业化进程的加深,在这个过程中,需求的增长同时也会刺激物价温和上升。这一幕在日本、韩国、中国、越南的工业化进程中都先后发生。

有的时候,需求拉动型通胀也可能表现为虚假的繁荣。

这是因为,居民在财富增长的同时,也会参与大量的投资活动,社会总投资规模的扩大会带来两方面的影响,科技创新的发展和产业规模的扩大。如果科技创新的速度较缓慢而产业规模扩大的速度较快,就会使得产业平均利润率下降。

利润率下降会导致投资活动会越来越向投机的方向发展,即不追求实际的利润产出增长,而追求所投资的资产价格的抬升。

随着越多的资本转向投机,投机带来的盈利效应会又进一步刺激更多的资本转向投机,这一循环反复的过程会持续抬高资产泡沫,直到资产价格远远超出了其合理的区间,从而引发资产泡沫崩盘。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对资产泡沫的追求会带来对此轮泡沫所依托的资产形式的需求扩增,同时还会因为盈利效应而刺激整个社会的消费欲望扩张,从而带来需求拉动型通胀。与前者相比,这种因虚假的繁荣而带来的需求拉动是难以持续的。


1.3 货币超发型通胀

在前面两种通胀类型中,主要研究的是产品的需求与供给发生失衡时的影响。还有一种较为常见的通胀类型,即货币超发型通胀,在这样的通胀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货币本身的供给。

出于某些特定原因,可能是经济目的,比如救市,也可能是政治目的,比如发福利,政府会迫使央行超发货币。超发的货币流入市场,如没有带来生产规模的等速扩张,那么超发的货币量无法对应到相应的生产力,就会去对应生活物资价格的扩张。

可以用如下的公式进行简单的理解——

货币价值 × 货币总量 = 商品价值 × 商品总量

所以,

商品价格 = 商品价值/货币价值 = 货币总量/商品总量

货币超发,也就是货币总量扩张,如果没有带来商品总量的等速扩张,那么货币总量就相对于商品总量而言变大了,也就意味着商品价格会随之增长。

当然,实际的经济过程会因为商品需求供给形式的多样化以及金融投资行为、借贷行为等而变得更为复杂,但大致上的逻辑始终是存在的。

一旦社会生产力发展停滞,政府为了避免或减弱经济危机的冲击,以及平衡社会各阶层的贫富分化,超发货币往往是惯用的手段,那通胀也必然会随之发生。这一过程就是经济学家口中常说的“滞涨”。


2. 此轮全球大通胀的成因和影响

自从今年的俄乌冲突以来,世界各国在这几个月面临了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



从上图可以看出,中国人民真的是幸福至极了。当斯里兰卡人民面临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可能遭遇饥荒时,当土耳其人民承受着接近翻倍的物价冲击时,当美欧人民水深火热般被通胀带来的社会动荡煎熬时,中国的cpi(通胀率)竟然低至2.1%,全球最低,表现相当的温和。

此轮大通胀都怪俄乌吗?没有这么简单。当然,俄乌冲突影响很大,而且是此轮通胀大爆发的导火索。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因素触发了此轮大通胀?

首先,还是说俄乌冲突。

其实俄乌冲突并不是今年开始的。早在2014年,俄罗斯宣布占领克里米亚,俄乌冲突就开始了。乌克兰东部的俄语州顿涅茨克州、卢甘斯克州,也就是常说的顿巴斯地区,随即爆发乌克兰政府军和当地民间武装之间的大规模武装冲突。虽然过程中打打停停,但小规模交火时有发生,冲突一直在持续。

今年2月24日,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联盟以“非军事化、去纳粹化”为由全面入侵乌克兰,乌东冲突演变为全面战争,俄乌冲突开始扩大化,明面化。不过,从随后这几个月的战争态势来看,俄乌冲突主要还是集中在乌东地区。

战争最直接的冲击就是对生产的破坏。乌克兰素有欧洲粮仓之称,是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中国东北、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和乌克兰大平原),是全球第二大粮食出口国,其玉米、小麦、大麦、葵花籽油的产量和出口量更是数一数二,是东欧、南欧、北非、中东等国重要的粮食进口来源。




此外,乌克兰的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煤、铁、锰、镍、钛、汞、石墨、耐火土、石材、石油、天然气等等位居世界前列。特别是煤炭,在苏联时期,乌克兰一直是苏联最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



另外,乌克兰是俄罗斯通向欧洲的油气管道的重要路径。俄罗斯通向西欧的油气管道有7条,其中3条要过境乌克兰。俄乌冲突使得油气管道爆炸的消息时有传出,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大幅上涨。上图所示,国际油价自中行原油宝事件后从6.5美元/桶的价格反弹并一路飙涨,俄乌冲突后一度涨至130.5美元/桶,接近历史高点水平。

不仅乌克兰的物产受到战争的冲击,俄罗斯的物产也受到战争的巨大影响。

虽然俄罗斯本土并未遭受战争的破坏,但美欧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和俄罗斯的反制裁举措,主要是宣布石油天然气采用卢布结算,使得国际市场上石油和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



俄罗斯本身也是粮食生产和出口大国,小麦出口量世界第一。俄罗斯同时还是矿产资源大国、冶金工业大国,俄乌冲突以及随后的经济政策对有色金属价格也构成了巨大的冲击。上图所示,伦交所的伦镍期货价格在俄乌冲突消息的冲击下一度从2万多飙涨至10万多美元/吨。

那么,此轮大通胀就是俄乌冲突影响下的成本推进型通胀吗?并不尽然。

2020年3月,新冠开始在美国蔓延,美股崩盘,多次触发熔断机制。3月3日,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3月15日,美联储降息100个基点。美联储通过连续两次降息迅速将联邦基金利率下限调至零。

随后,美联储同步实施qe(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宣布表示在“未来几个月”购买至少5000亿美元的国债和2000亿美元的mbs。3月23日,美联储表示“未来几个月”变为无限期,并进一步扩大了购买证券的范围。

6月10日,美联储表示将不再缩减qe规模,并将每月购买至少8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400亿美元的mbs,直至另行通知。

此外,从3月中旬开始,美联储开始通过主街借贷便利、市政流动性便利、企业信用便利等流动性便利工具,以缓解市政债券市场(通过mmlf、cpff和mlf)和公司债券市场(通过pmccf、smccf和cpff)的融资压力。


如上图所示,自去年6月份开始,美联储总资产便已突破8万亿美元大关,持有证券合计7.5万亿,占gdp的比重约35%。直接目前,总资产规模已高达8.9万多亿美元,这一规模是疫情爆发前的一倍多,是10年前的3倍,是20年期的十几倍。

海量的货币供应催生了巨大的资产泡沫,原油、黄金、铜、铝等大宗商品价格的大涨并不是简单的发生在俄乌冲突后,而是跟随着美联储的货币投放而早已发生。

也就是说,美联储之前的货币超发才是此轮大通胀的根本推手。

此外,自去年底以来,欧美多个国家宣布解封,后疫情时代来临,被压抑了两年的各种物资需求、社交需求都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但停滞已久的产业链并不是那么容易立即恢复,中美也还处于贸易战之中,再加上俄乌冲突和美联储的货币超发的综合影响,物价大涨简直是自然而然。

如果要用一个总结陈词来对此轮大通胀作一个定义的话,那就是美联储超发的货币在依次抬高资产泡沫和大宗商品价格后,对居民消费品价格构成了巨大冲击,不过是货币超发的影响随着时间推移由上游逐步传递到了下游。


3. 此轮大通胀会怎样结束?

众所周知,美联储现在在加息,而且美联储还说要缩表。缩表怎么缩?印出来的钞票收回去?怎么收?抢吗?还是以后美联储来种田来打工来搞生产,然后卖货给我们再把美元赚回去?恐怕只有懂王会如此天真,还想把产业转移回美国。即便如此,那也是美国工人打工干活,怎么可能美联储帮你干活呢?其实全世界的央行都一样,其他的活他们都不知道干,他们只会干一个活,就是印钞票。

这是与货币的本质有关的。现代金融社会与古时候的黄金白银时代有着巨大的差别,金融时代流动的货币,并不是初始的货币,而是初始货币经过银行借贷循环后在货币乘数效应下所衍生出的具有等货币价值的信用。

什么意思呢?美联储要控制通胀,它的确想缩表,但他怎么缩?支撑整个社会运转的是信用,除了流通环节所必须的货币,初始货币早就被它收回去了。而且美联储还是美国联邦政府最主要的债权人,加息都已经要美国政府的老命了,你还缩表?缩表是抽本金啊,中国、日本这样的贸易顺差国所持有的美元和流通环节的美元你美联储根本抽不到,那些贸易逆差国你抽他也没几个钱,再就只能抽你自己国家的,但美国政府早已负债累累,哪还有本金给你抽?

从前面发的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也可以看出,加息都几轮了,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也没见降下来,因为真的没办法缩表,硬着陆的结果就是美国自己崩盘。对中国的冲击有没有?有,你看借了外债的房地产公司,基本上都出问题了。但是中国的防御工作早已做好,早在美联储还在宽松的周期时,就强力限制国内企业举外债,虽然几个不太听话的民营大地产商出问题了,但对于经济体量庞大的中国而言,不过是毛毛雨,救与不救也就那么回事,大不了让他们破产清算,也不至于让中国伤筋动骨。

所以啊,这个通胀,还真不可能通过缩表来解决。而且,美联储加息的行为,虽然从短期来看对资本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会构成冲击,但长期而言,只要市场整体不出现债务崩盘和经济危机,那货币总量还会随着时间推移以更快的速度持续增长。道理很简单,对于整个社会的负债而言,在没有出现债务崩盘和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支撑整个社会运转的信用(就是由银行信用背书的负债)是会有利息成本的,而且其利息是经货币乘数效应扩大后的那个货币总量所产生的,是初始货币量的n倍。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这个庞大的利息也会进入信用体系,从而以加息后的利率利滚利的扩大货币量,从而在未来造成更大的资产泡沫和更严重的通胀,直至经济危机爆发。

换一个角度来看,为什么俄罗斯在这个本来通胀形势就已经岌岌可危十分要命的关口,却偏偏还要造声势,主动把暗战多年的乌东战争扩大成明面化的俄乌战争呢?其实这里面还有个深层次的问题。

自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就威风不再了。当年那个美苏争霸的苏联没有了,现在的俄罗斯已经不是一个全球贸易体系的主导国,而是一个以提供能源、矿产、农产品为主要国民经济来源的原材料产出国,在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产业链的【资本-工业制造业-原材料】三级体系中,原材料产出国的产业分工是第三级,仅仅好过那些没有参与到全球化产业链的国家。



而中国是在第二级,是当今的世界工厂,负责工业制造业这一块。在这样的全球化产业分工模式下,俄罗斯占全球的经济比重日益下降。当年苏联最风光的时候,gdp是中国的4.68倍。现在的俄罗斯,gdp还抵不过中国的一个省,以2021年为例,俄罗斯gdp总量是1.77万亿美元,广东省是1.92万亿美元,江苏省是1.80万亿美元,都比俄罗斯要高。

势已不再,今天的俄罗斯不可能再恢复到苏联时的地位,以俄罗斯的人口规模和恶劣的气候环境,连与中国争夺世界工厂地位的可能都没有。

对于俄罗斯而言,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原材料产出国的角度去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除了俄罗斯以外,金砖五国中,除了中国以外,印度、巴西、南非的产业分工也都基本上处于原材料产出国这一环节。

在苏联解体后的这30多年里,美国独霸天下,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体系,美国的资本攫取了最大头的利益,欧洲和日本的资本次之,中国虽然获得了gdp的大幅增长,产业规模和技术以及市场规模都大幅提升,但利润率并不高,不过是陪太子读书。

近年的中美冲突,本质上就是中国产业不断向中高端发展,并追求更大的定价权和更多的利润率,与美国资本遏制中国发展打压中国产业利润率的意图之间的冲突。

中俄为什么走到一起?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北约和g7老在开会,然后这一头金砖五国也在开会?

因为金砖五国都想抬高自己在全球化产业链中的定价权、主导权,而美欧日的资本想继续把控定价权、主导权。

而且各方的利益诉求都有分化,所以,既分组抱团又各怀鬼胎。

对于中国而言,既有左右逢源的空间,也存在两头受压的现实窘境。

美国需要中国强大的生产力来推动产业发展和降低通胀,又想扶持越南、东盟转移走中国的产业链,还想从政治上、军事上、科技上、贸易上打压中国的崛起和日益增大的话语权。

俄罗斯需要中国来平衡和分解来自美欧的巨大地缘政治压力,并希望金砖五国联合起来抬高原材料价格以保障综合国力和区域霸权不至于过度衰落,但也担忧中国与美欧联手打压和控制俄罗斯,更担心中国的日益强大会冲击俄罗斯在中亚地区和远东地区的霸权。

中国需要向美欧日的资本和高科技发起冲击,作为“发达国家粉碎机”的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实现科技创新和生产力的双丰收,但也担心美欧日联手后失去在全球化的市场,也有降低成本、打压原材料价格的现实需要。

美欧日内部乃至欧盟内部也同样是矛盾重重,美欧各国内部的贫富差距、种族问题、宗教冲突也是层出不穷。

金砖五国同样各有各自的利益需要。

当前的世界,最核心的矛盾在于科技创新的成本越来越高,各行各业的利润率越来越薄,同时处于康波大周期的衰退期之中,如不能向上突破,自然就会走向内卷或是颠覆。

今天我们看到了大通胀,其实这只是大滞涨在通胀这一面的投射。

今年美联储加息所带来的冲击,很可能是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最佳的一个低点。

习大大说,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变局当前,内卷加剧,矛盾冲突不断升级,为了生存,货币超发几乎是所有国家最后必然的选择。

从周期的角度来说,上一轮大通缩从08年的峰值跌落到19年,这一轮的大通胀其实才刚刚开了个头。

战争只能带来破坏,真正能超越康波周期的唯一机会,是建设一个科技生产力同盟,引领新时代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让这一轮康波衰退缩短,更快的实现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工业革命。

有一个企业已经给大家打了一个样,那就是特斯拉。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生产力,特斯拉拥有在新能源车领域领先的科技创新和产业链设计,如果没有中国生产力的加持,特斯拉在2018年已经濒临破产。

特斯拉公司上市后,先后发布model s、model x两款车型。2016年,model 3更是惊艳亮相,并于2017年末交付。

然而,model 3有限的产能,限制了特斯拉的发展。到2018年,model 3的最高周产能仍不足2000台,与马斯克宣传的日产500量,有着巨大的差距。

这给特斯拉带来了巨大的痛苦。马斯克表示,特斯拉最接近破产的时候,大约只有一个月。据特斯拉2018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特斯拉亏损金额高达230亿美元。而这一数字在2017年末时,还是-110亿美元。

在中国的强悍生产力加持之后,这一切发生了逆转。

2018年4月,工信部取消新能源汽车的外资股比限制。听闻此消息,早有计划在中国建厂的特斯拉,很快便在上海成立独资公司。

2018年7月10日,特斯拉公司与上海市政府、上海临港管委会共同签署了纯电动车项目投资协议,特斯拉超级工厂正式落户;10月,特斯拉拿下建厂的工业用地,并与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签订土地出让合同。

2019年1月7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举行奠基仪式,开始破土动工;9月26日,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主体已经建设完成,同月,全面验收通过;10月,拿到生产资质,开始生产model3;12月30日,国产model3正式在上海工厂向员工车主交付。



在上海超级工厂产能保证下,2020年特斯拉公司全年共交付49.955万辆,2021年交付93.6万辆,2022年则有可能冲击150万辆的目标。

没有中国的加持,特斯拉一年连10万辆车都造不出,有了中国的加持,特斯拉一年可以生产几十万上百万辆车。

2018年11月,没有上海超级工厂的时候,一台model 3的基础售价为人民币58.80万-69.80万元。2020年1月3日,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model 3的最终售价为29.905万元,不到30万元。通胀是什么?通胀就是物价上涨。那用什么来遏制通胀?看看特斯拉的例子,只有强悍的生产力才能遏制通胀。



在中国生产力的加持下,特斯拉股价大涨,从破产边缘一跃成为市值全球第一的车企,最高峰时超过1万亿美元,是排第二名的车企丰田的4倍还多,比后面十几家车企的总和还多。马斯克本人的财富也因此大幅攀升,2021年马斯克个人净资产超过2300亿美元,相当于盖茨和巴菲特之和,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首富。

这是特斯拉的奇迹,这是马斯克的奇迹,这其实不过是中国生产力奇迹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中国的生产力就是我们国力的根本,就是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就是我们在与美俄欧在外交牌桌上的核心筹码,更是拯救人类脱离通胀苦海的希望!

最后,我们再次强调我们一贯秉持的观点,投资就是赌国运,看多中国,做多中国!


分享到:
网站地图